審批頒發:陳浩 審核:王艷   分析員:肖曼
引言:4月份,氣象預測氣溫在11℃~24℃之間,養殖水溫為8℃~22℃,隨著溫度回升,我省水產養殖開始進入生產期。養殖魚類經過越冬期后,體質較弱,較易受真菌、細菌、寄生蟲等的感染。在“清明”和“谷雨”氣候多變,注意調控水質,防范水溫突變對苗種生產的不利影響。
  一、病情預測
1、鯉春病毒血癥:主要發生對象鯉魚、錦鯉、金魚等,發病水溫在8-20℃,尤其在15-17℃易發生。重點關注鯉魚主養區、魚種場站。
2、鯉魚、鯽魚、草魚等豎鱗病,關注區域為全省主養區。
3、鯽魚、鯉魚等各種養殖魚類水霉病,從魚卵、魚苗到成魚均可發生。苗種繁育場、商品魚養殖場,特別是高密度網箱養殖場和流水養魚場。
4、斑點叉尾鮰、鯰魚、鯉魚、草魚等小瓜蟲病,小瓜蟲病,對宿主無選擇性,各種淡水魚、觀賞魚類均可受其寄生,繁殖適宜水溫為15~25℃,重點關注全省主養區,高密度養殖區域。
5、斑點叉尾鮰“傳染性套腸癥”,重點關注眉山市、樂山市、綿陽市等斑點叉尾鮰主養區。
二、防治措施
(一)預防措施
一是強化苗種產地檢疫,全面實施苗種產地檢疫制度,防止引進攜帶病原的苗種,從源頭上控制疾病的發生?蛇m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和免疫增強劑,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二是做好消毒,避免魚體受傷。清除池塘淤泥中存有的病原微生物,做好池塘消毒等養殖前期準備工作。產卵魚巢、孵化用具徹底消毒,發現死卵及感染水霉的魚卵及時剔除,避免病原菌感染;做好活體餌料投喂前的消毒工作,防止活體餌料傳播疾病。苗種投放、轉塘時,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同時做好苗種的消毒工作,防止苗種帶入病原微生物。 
(二)防治方法
    1、鯉春病毒血癥:預防方法為每千克魚,一次量,大黃4克、黃芩4克、黃柏4克、板藍根4克和食鹽3.5克,粉碎后,拌飼投喂,每天2次,連用7~10天。
2、豎鱗。10%聚維酮碘溶液,一次量,每立方米水體0.5~1毫升,疾病流行季節,全池潑灑,15天1次;或復方新諾明,一次量,每千克魚50毫克,拌餌投喂,每天1次,連用5天,首次用量加倍。
3、水霉。菏雏},一次量,每立方米水體30~50毫克,魚種放養前浸浴5~10分鐘,根據不同的品種時間要做適當調整;或8%二氧化氯,一次量,每立方米水體0.5克,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2天。
4、小瓜蟲。喝狈Ψ乐涡」舷x的特效藥物,只能從預防和輔助治療入手。采取清除池底過多淤泥,對水泥池壁、魚種、活餌料做好消毒工作,同時將養魚的水槽、工具等進行洗涮消毒,魚下塘前應做抽樣檢查。方法:青蒿末,一次量,每立方米水體,每千克魚0.3~0.4克,拌飼投喂,每天1次,連用5~7天;或亞甲基藍,一次量,每立方米水體2克,全池潑灑,每天一次,連用2~3天。
5、斑點叉尾鮰 “套腸癥”: 控制放養密度,調控水質,采用投喂藥餌等方式預防疾病發生,早期剛開始投餌,消化機能未恢復時,避免大量投喂高蛋白飼料,引發疾病,發病時服用敏感藥物,有條件時做藥物敏感實驗。如:氟哌酸或氟苯尼考等敏感藥物每天每千克魚10~30毫克,制成藥餌投喂,每天一次,連用3~5天;或每立方米水體,一次量,含氯石灰(漂白粉)1克或漂白粉精(有效氯60%~65%)0.3~0.5克,全池潑灑。(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