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珠江水產研究所 汪學杰 宋紅梅 牟希東 劉奕 邱寶軍/文
觀賞魚在國際上被稱為“貿易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觀賞魚產品對于運輸的依賴。運輸對于所有觀賞魚都是必須經歷的過程,有些觀賞魚從生產或起捕地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多次運輸。
觀賞魚的運輸與食用魚活體運輸有相似之處,但是要求更高,這是因為觀賞魚運抵目的地之后,不但要保證成活,還要無損傷、無健康隱患,否則其市場價值將受極大影響,損傷嚴重的可能分文不值。
觀賞魚通常被分為4大類,即金魚、錦鯉、熱帶觀賞魚(淡水)、海水觀賞魚,在運輸技術方面,這4類觀賞魚各有不同特點,熱帶觀賞魚在運輸方面的特別要求是水溫,而涉及具體運輸項目,運輸距離、耗時、魚的形態、規格等因素對技術操作和管理產生不同的要求,F就短途運輸、一般中小型熱帶魚、大型及特殊熱帶魚的運輸技術分別論述如下:
一、短途運輸技術
1.短途運輸通用流程
魚的短途運輸一般指把魚運到養殖場或暫養地以外,2小時之內到達目的地并且可以開始放養操作的運輸過程,場內的搬運不在此例。
中小型熱帶觀賞魚短途運輸一般采用塑料袋充氧法,基本不需要預處理,可即裝即走(如果預知運輸發生的時間,提前1天~2天停食更好),一般步驟是:適當規格的塑料袋——加入清潔無殘氯的水——裝入熱帶觀賞魚——排除袋內空氣并充氧——扎口后碼裝或裝入泡沫箱中再碼裝——運走。
大型并且帶有尖銳硬刺、鰭棘的觀賞魚可用尼龍袋充氧或敞口的大型塑料桶、帆布袋運輸。采用敞口容器運輸一般需配備增氧設備,氣泵或氧氣瓶皆可;如果是愛跳躍的魚,還要用網片蓋好。
2.短途運輸需注意的問題
、傺b袋的水要與待運魚所處的水體水溫接近,在不危及魚體健康的情況下,夏季盡可能低溫,冬季裝袋水溫一般控制在26℃~30℃(不同種類要求有差別,較耐寒的種類如胎鱂類用較低水溫如20℃運輸更好),并且在塑料包裝袋裝入泡沫箱,或者大量的塑料包裝袋碼放在一起,外面再用帆布等材料覆蓋,避免溫度過快下降。②塑料袋要套雙層,以防意外破損;怕驚嚇的魚要用黑塑料袋或者報紙夾在2層包裝袋之間遮光;帶有尖銳硬刺、鰭棘的魚要用3層加厚塑料袋包裝并在魚入袋時小心操作,避免破包;用尼龍袋充氧包裝更好;③包裝密度根據水溫、具體種類及規格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密度高些;④運輸途中,夏季需防曬,冬季需防風。

二、中小型熱帶魚的運輸
一般在觀賞魚領域,所謂中型魚是指介于大型魚和小型魚之間的種類,本文所述大型中型小型僅指運輸對象當時的規格,體長≥30cm,或體重≥0.5kg謂之大型,體長≤10cm,或體重≤0.02kg謂之小型魚,所以體長<30cm,或體重<0.5kg的熱帶魚統稱為中小型熱帶魚。這類魚常用運輸方法是塑料袋充氧運輸,其操作過程是:
1.停食,吊水。
停食和吊水是保證運輸成活率、提高裝運密度、降低運輸消耗和成本的關鍵。小型熱帶魚由于個體小、生活水溫較高,所有新陳代謝較快,一般個體越小消化周期越短,停食的時間也越短。
熱帶魚的停食和吊水一般在魚缸中進行,對于那些在較大的水體中成長的魚,停食吊水之前必須經過一個流程——“上缸”。所謂“上缸”就是將魚挪入魚缸中養1~2周時間,使之適應魚缸環境,此舉兼有馴化與美容的效果,是負責任的觀賞魚生產者在將觀賞魚交到客戶手里之前必須做的一項工作。上缸完成之后,可以繼續在魚缸中養殖,也可以進入停食吊水流程。
包裝前將待運輸魚移入事先準備好的清水中,停止喂食,小型魚停食1天,中型魚停食不超過2天,同時采用高密度擠壓式的養殖,刺激魚只排除糞便及過多的粘液,同時也使魚提前適應高密度運輸時產生的刺激,避免運輸時產生應激反應。暫養的密度一般為養殖密度的3倍~5倍,對于愛打斗的魚類(一般而言越小的魚越少打斗,但有些種類很小就開始打斗),有些在高密度情況下反而不會打斗,而有些不論密度高低堅持打斗,對于后者,只能放棄擠壓式暫養。吊水時注意防止缺氧,但吊水的水體內不能有太大的水流,因此適當的增氧辦法是用氣泵,多氣頭小氣量增氧。暫養過程中要避免陽光直射,水溫保持在26℃~28℃。
2.運輸用水的準備。
包裝運輸所用的水必須清潔且富含溶解氧,因此一般使用經曝氣的自來水。
自來水要在包裝使用前2天~3天放入開放式容器(魚缸或大型蓄水桶等),氣泵打氣以消除殘氯,這就是所謂的“曝氣”。一些對pH值比較敏感的種類,還需要將pH值調整到與養殖水體接近,相差不超過0.3。
打包前水溫調整到與暫養水相當,或根據運輸需要調整到適當的溫度,比如說,在冬季進行運輸時,水溫稍微高一點,以便抵消途中溫度下降的影響。
3.運輸方式和包裝方法
包裝方法和要求與采用的運輸工具有關,目前熱帶觀賞魚運輸采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車和飛機,汽車運輸包括貨車和客車托運2種主要方式,客車托運與航空運輸的包裝要求類似,不擬專門講述。
可群養的熱帶觀賞魚其包裝密度主要取決于水溫和時長,貨車運輸的時長一般按正常行駛耗時的1.5倍預算,空運一般按飛行時間+6小時,或者國內一般按總耗時12小時計算。
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其習性不同,比如適溫范圍(耐低溫的能力)、耗氧率(與好動或好靜有關)、體型等對包裝密度都有較大影響,首次進行某類魚運輸時應在運輸前做密度試驗,以包裝運輸安全。
在此提供2種魚的運輸包裝方法和密度供參考。
、倌~(又名瑪麗魚),運輸水溫20℃,四方底的“1/2袋”(即一個航空運輸箱內恰好可以放2個充滿的魚袋),運輸時長為12小時的包裝量見表1。
、邴W鵡魚,運輸水溫26℃,四方底的“1/2袋”,運輸時長為12小時,正常狀態運輸和麻醉運輸的包裝量見表2。

。1)貨車運輸
在日最低氣溫高于20℃時可采用敞篷車運輸,但是為了穩妥起見,建議任何季節都采用箱式貨車運輸。
敞篷貨車運輸包裝的常見方法:雙層塑料袋,水和魚的總體積約占封口后袋內總容積的2/5,封口時盡量旋緊,使扎口后塑料袋充分鼓脹而有彈性(俗語稱“硬包”),裝袋完成后一層層碼在車廂里,盡量靠緊不留空隙,堆碼層數以5層為限。因此時天氣炎熱,包裝水的溫度建議控制在20℃~23℃,具體要看對象魚的適溫范圍。碼裝完畢后應使用帆布遮蓋,避免暴曬。
箱式貨車運輸,推薦方法是以塑料袋加泡沫箱包裝,其操作方法是:準備好泡沫箱和與之配套的塑料袋,要求泡沫箱有較大的強度,最好是長方形箱;準備好包裝用水,將水溫調好,夏季水溫盡量接近運輸對象魚的適溫下限,冬季則將水溫調整到30±1℃;雙層塑料袋裝1/4~1/3的水,按合理數量放入魚,排掉空氣,充氧,扎緊袋口打成“硬包”,裝入泡沫箱(魚袋應與泡沫箱規格協調,使袋在箱內不會移位,泡沫箱僅角落有少許空隙),蓋上箱蓋,用封箱膠布繞蓋沿封住蓋與箱體間的接口,疊放于車廂內。長方形泡沫箱疊放的方式最好是底層縱向,第二層橫向,第三層再縱向,依次類推,最多不超過5層。采用這樣交叉疊放可以增強泡沫箱的抗壓能力和整體穩定性。
。2)航空運輸方式
國內航空運輸的包裝形式是固定的,一套包裝箱由內而外為充氧塑料袋、泡沫箱、大塑料袋、紙箱,塑料袋的規格數量由托運人自定,泡沫箱、大塑料袋和紙箱為承運的航空公司設計和指定廠商生產銷售的“鮮活水產航空包裝箱”(套裝),外部尺寸一般是:長=寬為55cm~60cm,高為25cm~30cm。
航空運輸內包裝塑料袋一般為四方底的塑料袋,其規格按照裝滿一個包裝箱需要的個數分為:大袋,1/2、1/4、1/8、1/16,再小就超出制式范圍,可以自己定,斗魚袋小到每箱可以裝100多個。
包裝時采用什么規格的塑料袋取決于運輸對象魚的規格和習性,較常用的規格是1/2,小于此規格的塑料袋通常是為好斗的或身體硬刺容易扎破袋子的魚準備的。
包裝的順序是:塑料袋雙層套好——加入包裝用水約相對于容積的1/4——入魚——充氧——旋緊袋口后用橡皮筋扎緊——袋口倒旋使氧氣袋略顯松軟——放入泡沫箱——蓋好泡沫箱(冬季寒冷地區常在箱蓋內側貼掛1個~2個自發熱“暖寶”)——封箱膠繞圈封好泡沫箱蓋口——箱外套上大塑料袋——套入紙箱中——先用膠布將塑料袋貼住防止散亂——紙箱用封箱膠布封口。
目前在熱帶魚運輸時常使用麻醉劑,其操作環節在魚入袋后,充氧之前,使用的麻醉劑通常為MS~222,使用的劑量為30mg/L,或在運輸前試驗過,其劑量把握在致魚輕度麻醉即可。采用麻醉劑可使裝運密度提高50%~100%,或在運輸密度不變的情況下,延長承受運輸的時間50%~80%。
三、大型熱帶魚的運輸
我們通常將體長≥30cm,或體重≥0.5kg的熱帶魚稱為大型熱帶魚,沒有上限,但是由于體長超過60厘米(鱔形魚類除外),或體重超過2.5千克的魚,制式包裝箱無法裝載,因此在運輸上有較大的特殊性,不在本節的論述范圍內。
大型熱帶魚運輸方式主要是:貨車專運、客車托運、航空托運。為減少因魚只力量較大而造成的破袋漏氣風險,通常使用麻醉劑。
1.貨車專運
一般采用大塑料袋雙層為內包裝,泡沫箱為外包裝的包裝方式。
具體操作參照本文貨車運輸的箱式貨車運輸方式,并在包裝過程中,魚入袋后,充氧之前,增加添加麻醉劑環節。麻醉劑通常為MS~222,使用的劑量為30mg/L,或在運輸前試驗過,其劑量把握在致魚輕度麻醉。
2.客車托運
當運輸目的地距離不太遠,出發地和目的地之間有直通班車,并且運輸魚只總量較少時,常常采用客車托運的方式。
客車托運一般不需要專用包裝箱,但是對包裝的最大尺寸有限制,托運前向承運單位咨詢,充分了解,并在允許的范圍內盡量采用較大尺寸的包裝,塑料袋扎口之后內部空間的長度,一定要大于魚的全長(鱔形魚類除外),以減輕魚在當中的壓迫感,減輕應激反應,并且減緩水溫變化的速率。
客車托運一般采用三件套式包裝,即塑料袋+泡沫箱+紙箱,每箱裝1~2袋(好斗的或身體硬刺的魚除外),其它與本文中貨車專運類似,可參照。
3.航空托運
航空托運大型熱帶觀賞魚多采用麻醉運輸方式,具體操作可參照上文貨車運輸。其包裝形式如上文航空運輸方式所述,包括充氧塑料袋、泡沫箱、大塑料袋、紙箱四個部分,此處應盡可能采用“加大海鮮箱”。
內包裝(即泡沫箱內的塑料袋)應根據運輸對象的體形和習性選擇,要求是魚袋在泡沫箱內放好后魚能伸展開、并且水位一定要浸過魚的脊背,愛打斗的魚要一魚一袋。
裝運密度根據魚的種類、規格以及運輸時長而定,一魚一袋時通過選用的塑料袋的規格來調節密度。國內航空托運耗時一般在12小時~24小時,國際運輸因提貨手續較復雜,耗時多數在24小時~48小時之間。
四、特殊熱帶魚的運輸
所謂特殊熱帶魚是指體型特大、或者特別容易扎破塑料袋、或者其它有特殊習性的熱帶魚,其種類繁多,不勝枚舉,在此對最具代表性的類群簡單敘述。
包裝用水已經運輸前的停食吊水等與一般熱帶魚的要求類似,不再重述。
1.超大型魚
巨骨舌魚(又稱紅魚,俗稱海象魚)、虎皮鴨嘴魚、紅尾鯰等都能長到很大,特別是巨骨舌魚,成年個體體長達到3米,體重達到200千克以上,即使是體長60cm~80cm的幼年個體,力量也很大,其掙扎的力量足以摧毀數層塑料袋加泡沫箱,并且其體形大到一般的包裝箱無法容納。
這一類魚如果預計要運輸到很遠的地方,一定要在其體長達到60cm前完成,一旦體長超過60cm,就不宜采用航空托運,汽車專運幾乎是唯一選擇。
采用汽車運輸時,宜用敞口容器如帆布箱、活魚運輸槽車、大型塑料箱等。裝載時先固定承載的容器,加入符合要求的水至深度足以浸沒魚體包括背鰭,將魚搬入其中,加入經稀釋的麻醉劑并不停攪動水體,魚的回避游動消失時停止添加麻醉劑,開啟充氧裝置,固定防跳遮陰罩網,起運。
汽車運輸不能在寒冷季節采用,只有環境溫度不低于20℃時可行,而運魚的水溫需根據環境溫度調節,環境溫度20℃~24℃時,水溫以28℃左右為宜,環境溫度30℃以上時,運魚水溫以23℃~25℃為宜。運魚水溫與環境溫度相差較大時,應在暫養時逐漸調整水溫,避免運輸時過大的溫差造成應激反應。
2.斗魚的運輸
此處所指斗魚為暹羅斗魚,即泰國斗魚,不包括中國本土的圓尾斗魚和叉尾斗魚。斗魚體型很小,一般全長5cm~7cm,體長3cm~4cm,上市的斗魚都是雄性,它們在一年四季都充滿斗志,與同類不共戴天,因此一般一魚一袋,所用包裝袋為8cm×20cm的小塑料袋,其包裝方法是:加水5cm高,放入斗魚1尾,舒展袋口納入空氣,收攏袋口并旋緊,收攏的袋口挽一個結,豎直碼放在泡沫箱內。扎好口之后魚袋內空氣的高度約為6cm~7cm.斗魚包裝袋內一般不充純氧,因為斗魚是所謂“迷鰓類”,其鰓的基部特化成迷宮一般布滿毛細血管的組織,能直接從空氣中吸收氧氣,它們有呼吸空氣的習慣,純氧會使它們發生“醉氧”性休克,呼吸停止。
3.淡水魟魚的運輸
魟魚體型扁平如碟狀,有一條細長(一般長度略大于盤徑)且長滿刺的尾巴,其后端約1/4的位置還有一根比較長的毒刺(1cm~3cm長,與身體大小呈一定比例),它的尾巴可以輕易扎穿塑料袋。
盤徑小于10cm的魟魚可以像一般熱帶魚那樣運輸,不過包裝塑料袋最好用加厚的,另外,應選用航空運輸箱,一箱一袋式,這樣水底面積比較大,魚在袋內不會卷曲,包裝密度以魚身體俯視面積的總和不超過箱底面積2倍為宜。
盤徑大于10cm的魟魚運輸前要將尾巴用塑料紙(剪一塊塑料袋即可)包住,塑料紙環繞尾巴卷2層~4層(規格越大的魚卷的層數越多)用橡皮筋套住防止脫落或散開,橡皮筋要松緊適度,既要避免過緊影響尾部血液流通,又要避免因過松而導致塑料紙被魚甩脫。
盤徑大于40cm的魟魚一尾一箱,盤徑30cm~35cm每箱2尾~3尾,規格再小的魟魚其包裝密度與10cm以下魟魚根據同樣的原則確定。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