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斗門區域海水魚養殖面積約為30000畝,其中海鱸養殖面積約20000畝,占海水魚養殖面積的66.7%。除海鱸外,斗門區域其他養殖品種為黃花、盲曹、臘魚等。該地鱸魚養殖均采用傳統池塘高密度養殖模式,養殖密度一般在1萬尾/畝左右,養殖畝產量達1~1.5萬斤/畝。

隨著養殖年限的增加,大量飼料投喂導致池塘底質惡化,特別是到養殖后期,病害頻發,養殖產生的廢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河渠,需要用水時再從河渠抽取,導致交差污染、水源富營養化,養殖環境逐年惡化,病害越來越多,這是困擾該地鱸魚養殖的一個難題。因此,要提高畝產量,改善魚體健康狀況,進一步降低飼料系數,必須從改變池塘環境以及養殖管理模式上進行創新和突破。

珠海市斗門區蓮溪鎮粉洲村養殖戶黃耀文老板3年前開始養殖海鱸,雖然養殖時間不長,但每年養殖效益都比較好。2015年,一口6畝的塘養海鱸,頭批魚竟然畝產達12000斤,飼料系數為32斤/包,在去年海鱸頭批魚養殖效果中處于領先水平。

黃老板自己表示,他并沒有什么獨到的養殖秘訣,但非常樂意為大家分享自己在魚塘管理方面的心得體會:
1、拉料距離近。黃老板的魚塘離廠家近,不僅隨時能拉到料,有問題更能迅速找到服務人員解決。
2、注重日常管理
海鱸屬于需氧量比較高的魚,平時天氣突變、投料過多都有可能造成海鱸游水。因此,他特別注重增氧,6畝大的池塘就配備了3臺水車式增氧機和5臺葉輪式增氧機,平時24小時不間斷開啟。
除重視增氧外,黃老板還非常注意水質調節,不僅定期換水,每次換水后還都用海先鋒系列的消毒先鋒進行消毒,2天后再潑灑海先鋒光合菌穩定水質,一個月至少2-3次。黃老板表示,養殖后期,養殖密度大,載魚量大,魚的糞便過多,水體的自凈能力很差,換水的頻率要多一些,但是換水并不能改良底質,底部積累的糞便及有害物質經過上述工序后,仍需定期用氧化劑改底。
黃老板表示,這幾年的養殖效益都不錯,雖然2014年畝產沒有今年12000斤那么高,但是也有8000多斤/畝,飼料系數達到33斤/包,他的成績在當地一度讓其他養殖戶難以相信。
來源:通心粉社區
作者:柒壯林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