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鯧,學名短蓋巨脂鯉(Colossoma brachypomumcuvier 1818),屬脂鯉目、脂鯉科、巨脂鯉屬。該魚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因外形像食人鯧,常被誤認為食人魚。中國臺灣于1982年從國外引進,經培育改良為淡水養殖品種,并于1985年首次取得人工繁殖成功。同年秋,廣東省水產局等單位經由香港從臺灣引進。1987年7月,東莞市水產良種場在我國大陸最先取得人工繁殖成功,之后推廣全國。
淡水白鯧棲息于水體中下層,具有生長快、食性雜、耐低氧、群聚性等特點,加之肉質美、易捕撈等特點,在廣東、浙江、湖北、安徽等地有大規模養殖。淡水白鯧為熱帶、亞熱帶魚類,適溫范圍為12~35℃,因而越冬期間的水溫管理是江浙皖地區養殖白鯧的首要限制因素。因地制宜,養殖戶可以選擇塑料大棚、地熱資源(如溫泉水)、工廠余熱(電廠余熱水)進行淡水白鯧養殖。

淡水白鯧的群體生長較均勻,個體差異較小,在餌料充足的情況下種內一般沒有殘殺現象,但魚種在饑餓的情況下會互相咬傷,有的因尾鰭被吃掉繼發感染而死亡。因此,放養品種搭配與餌料管理是白鯧養殖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南京曹老板利用當地的地熱資源養殖羅非魚、淡水白鯧已有多年。去年9月份曹老板從廣東、福建調運淡水白鯧水花300斤在9畝大小的溫棚(溫泉水)內進行魚種培育。
曹老板10、11兩個月內先后使用兩家品牌飼料,認為性價比未達預期,12月開始改用嘉吉公司安億科品牌的飼料225153。今年五一節后,開始捕撈賣魚,至5月下旬出售結束。近年來,淡水白鯧成魚價格不穩定,導致魚種價格亦不樂觀,因而提高單位產量成為追求高效益的關鍵。令曹老板欣喜的是,該養殖周期結束,魚種畝產量達32000斤之多,畝利潤在2萬元以上。算下來,餌料系數1.35,每斤魚飼料成本僅3.14元。

(注:餌料系數計算時,將前期使用的其他品牌用量亦計入)
賣魚期間,見到嘉吉孫德經理,曹老板喜上眉梢:
“嘉吉膨化料做工精良,水質污染小。這么大的存塘量, 殘餌污染的減少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是質量也好,價格是高了點,但是性價比高!我們這溫泉養白鯧、羅非的挺集中,幫你們介紹客戶,只是你們廠家要繼續保持哦!”
孫經理連連稱是:“那必須的!”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