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水溫逐步回升到10℃以上,養殖戶也逐步開始投喂。最近經常接到養殖戶的電話咨詢,問題歸納為:1、池塘開始出現死魚,主要為應激出血、爛皮;2、池塘倒藻,如何肥水?3、池塘“水色”很好就是不吃料。以上三類問題是縈繞養殖戶朋友的老問題了,每年早春至少85%的養殖戶都會遇到,直接或間接給養戶帶來經濟損失100-2000元/畝。其實三類問題根源是溶氧問題,知其根本只要做好預防,完全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本文將從目前池塘現狀、帶來影響、如何預防進行簡單闡述,望給大家提供參考。
一、早春池塘現狀
  
1、池塘溶氧(檢測數據時間:中午12點45分)

①目前池塘上下層溶氧差距大,底部溶氧低;而目前普遍水深在1.5-2.5m,底部溶氧會更加的低;往往小于2.0;多數塘早春由于底部缺氧魚體不宜恢復,有害細菌滋生,發病幾率高;晴天需要開增氧機1小時;
②老化水和倒藻塘水溫比肥水塘低1-2℃;影響魚正常吃食。
2、早春“魚水情”

①由于倒藻或水質老化等池塘溶氧低,尤其是底部溶氧,魚體質弱早春水霉、出血、爛皮較多;
②剛過冬魚腸道退化,腸壁細薄、無韌性,腸絨毛萎縮,消化吸收面積減少,消化吸收能力弱免疫力低。
二、預防及解決措施
1、及時底部改底增氧
(1)池塘底泥是“病原庫”,是“污染源”。經過一個冬天,池塘底部缺氧嚴重;隨著溫度回升,底部寄生蟲卵、致病細菌大量滋生;底泥厭氧分解大量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3-4月晝夜溫差大,上下層對流引起泛底,可能導致池塘寄生蟲大量孵化;氨氮、亞硝酸酸、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超標;由于早春魚體質弱,導致寄生蟲感染,進而并發氺霉、爛皮等疾病。因此早春第一次改底很關鍵。
(2)建議:第一次肥水前,用化學增氧、除臭型制劑改底一次(海聯科3202+3213);做到“早改底”、氧化改底,提高底部溶氧,減少底部耗氧有害物質,除去部分蟲卵,預防疾病暴發。
2、及時肥水保障水體產氧能力
(1) 早春藻類豐度低,溶氧不高;水質不穩定,魚類應激大;水溫低,影響魚類快速生長(相同條件,肥水水溫比瘦水水溫高0.5-2℃);光合作用效率低,碳積累不足,影響4-5月水質穩定;
(2) 建議:海聯科3300+3302+黑精靈及時肥水一次;最好5-7天后少量追肥一次。
3、內服增加魚體自身體質
(1)湖州地區黃顙魚養殖11月-3月期間停食,停食時間在60天以上,停食對魚體的影響:
①掉膘嚴重:體重減少15%-20%;
②消化機能下降;腸道退化,腸壁細薄、無韌性,腸絨毛萎縮,消化吸收面積減少。
③免疫力下降:腸絨毛萎縮,腸粘膜變薄,粘膜更新修復能力降低;消化液、消化酶分泌減少,腸液化學殺菌能力下降;腸道病菌繁殖,腸黏膜屏障受損。
(2)建議必要操作:
①延長體質恢復時間:3月水溫開始回溫,水溫達到10-12℃就開始增加投喂量,做到提早馴食、投喂給魚留下的體質恢復期更長;
②低投餌率,緩慢加料:早春魚體質尚未恢復,特別是消化機能,投喂過多不但不為魚體所用,還會對機體造成損傷。
③促進腸道修復(早內服):a.恢復消化機能,提高飼料效率;b.修復腸粘膜屏障,平衡腸道菌群;c.提高免疫力,為4、5疾病高發打基礎。

作者:常州海大生物飼料有限公司 張坤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