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過后,水漫堤埂,蟹種損失嚴重,補放蟹種成為水產災后復產自救的有效措施之一,通過加強環境修復、病害防治,達到畝產河蟹50-80公斤、平均規格120-140克/只。具體養殖技術如下:
一、除野消毒
在降低水位,修復受損池埂,加固或更換防逃網的基礎上。每畝施用皂角素1-2公斤徹底清除野雜魚,5天后,按照1米深水位,每畝用濃度為5%的聚維酮碘170毫升左右兌水潑澆,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預防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二、水草移栽
除野消毒7-10天后,移栽輪葉黑藻、水花生等耐高溫、生長快的水草,確保水草覆蓋率在50%-60%,為河蟹生長提供蛻殼、棲息、隱蔽場所,同時也為河蟹安全度夏做準備。
三、河蟹放養
根據水災后河蟹存塘量,合理調節補放數量,挑選第三次蛻殼后,肢體健全、活力強的河蟹,規格為10-20只/斤,確保畝放養量在800只/畝左右。蟹種來源應遵循就近原則,選購范圍控制在本地或周邊地區,以本地河蟹為主,避免長途運輸影響河蟹活力,同時,河蟹挑選時應剔除軟殼蟹,放養時應避開高溫時段和悶熱天氣,在早晨6點以前和晚上6點以后完成,提高河蟹成活率。
四、飼養管理
1、餌料投喂
(1)人工投餌。結合水溫、水質、天氣等因素,按照“葷素搭配”的投喂原則,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搭配投喂顆粒飼料和植物性餌料,日投喂量為河蟹體重的3%-5%,以2小時內吃完為準,杜絕投喂霉變、腐爛、變質的餌料,及時撈除殘渣剩餌,防止敗壞水質。
(2)生物餌料。水災過后,螺螄殘存量少的池塘,每畝補放250公斤,作為蟹種補充餌料。
2、水位調控
應根據當前氣溫和河蟹長勢逐步上調水位,緩沖高溫對河蟹的影響。河蟹下塘時池塘水位在60-80公分,7月份控制在1米左右,高溫季節控制在1.2米左右。
3、水質調節
蟹池經過長時間高水位積壓,水體渾濁,氨氮、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增加,災后蟹池水質調節尤為重要。緊抓晴好天氣有利條件,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絮凝劑等生物制劑,轉化降解氨氮、硝酸鹽等物質,清除水草表面附著物,提高水體透明度,同時每隔15天,施用一次底質改良劑,改善池塘底部環境,促進水草根系生長。
4、病害防治
強降雨過后,池塘環境惡化,河蟹免疫機能受到抑制,易受病菌、蟲害侵襲,當務之急是采取投喂藥餌和定期消毒的措施,提升河蟹防御能力,減少病原微生物?稍陬w粒飼料中摻拌中草藥,持續投喂2-3個療程,每個療程5-7天;每半個月使用碘制劑等溫和類消毒劑,同時堅持每日巡塘,密切觀察河蟹活動、攝食等情況。
作者:金壇市農林局 羅明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