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睦州鎮一泥鰍養殖池塘,面積7畝,水深90cm,3臺增氧機(見圖1)。2016年2月17日放苗,共放規格1000尾/斤的泥鰍苗45萬尾。
        
2月18日,用五黃解毒液解毒;
        
2月20日,用敵百蟲殺蟲;
        
2月23日,用車輪神殺殺蟲,開始連續內服氟苯尼考4天;
        
2月28日,用4瓶“碧水安”解毒調水;
        
3月6日發現有少量泥鰍漲肚漂浮在水面上,也有少量泥鰍死亡,死亡泥鰍多全身紅點。據養殖戶反映,將未死亡的紅點泥鰍從塘中撈出放在桌上,會流出血來,嚴重的出血“爆頭”(頭部糜爛)。出現死亡后,客戶連續內服氟苯尼考,死亡量下降。
        
3月11日下午2點半到池塘調查,測定水溫14.3℃,水質指標:溶解氧6.83mg/L,pH值8.4,氨氮、亞硝酸鹽測不出。在池塘的下風口可見少量漲肚的泥鰍和紅點癥的泥鰍,客戶將發病的泥鰍撈起放在桶中(見圖2),準備集中處理。從桶中共取8尾發病的泥鰍(見圖3),從中挑選4尾漲肚的泥鰍和2尾全身紅點的泥鰍(見圖4)進行解剖,漲肚泥鰍內臟器官無明顯病變,全身紅點的泥鰍肝臟發白(見圖5),其它組織器官未見明顯變化。分別從6尾發病泥鰍的肝臟和腎臟中接種進行細菌分離培養,并取肝臟、脾臟和腎臟用95%酒精固定并進行常見魚類病毒檢測。
        
結果:用實驗室建立的魚類病毒的檢測方法,對泥鰍病料進行PCR檢測,無常見魚類病毒檢出。細菌分離培養皿經室溫(20℃左右)培養48小時,4尾漲肚的泥鰍肝臟和腎臟無大量細菌分離出,2尾體表紅點的泥鰍肝臟和腎臟均分離出大量細菌,分離菌在普通營養瓊脂培養皿上形成圓形、隆起、灰白色、濕潤并帶有光澤、呈半透明狀的菌落(見圖6),革蘭氏染色為陰性、兩端鈍圓、散在或個別成雙排列的短桿菌(見圖7),經16S rDNA測序鑒定為遲緩愛德華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對分離菌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該分離菌對鰓皮腸利康、氟多力、菌炎好迪等藥物敏感(見圖8)。
 
分析:1、近兩年泥鰍在江門地區逐漸形成規;B殖,養殖面積越來越大,但病害也很嚴重,漲肚和全身紅點是最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全身紅點,一旦泥鰍出現紅點,均無藥可治,整個池塘的損失也比較嚴重。用抗菌藥物效果差,使用刺激性藥物后死亡量增加。本病例從全身紅點的泥鰍肝臟和腎臟分離出大量遲緩愛德華氏菌,因此泥鰍全身紅點的可能原因是遲緩愛德華氏菌感染。
        
2、遲緩愛德華氏菌是近幾年對水產養殖動物危害較大的病原菌,我們也在池塘養殖的發病點籃子魚、筍殼魚、海鱸、加州鱸等魚體內分離到該菌,而在發病泥鰍體內是首次分離到該菌,也未見資料有該菌對泥鰍致病的相關報道。(利洋公司研究所一室雷燕 張文文 利洋水產藥店睦州店 陳金鋒提供 2016.03.24)

泥鰍養殖池塘基本情況

養殖戶從塘中撈起的發病泥鰍

所取的8尾泥鰍

所取的2尾體表紅點的泥鰍

體表紅點泥鰍肝臟發白

細菌分離培養結果

分離菌的革蘭氏染色結果

分離菌的藥敏試驗結果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