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云港市一讀者致電《漁技110》反映,他在4個水泥池中混養黃鱔和泥鰍,8月20日左右放的苗,每個池子約100個平方,放了30多公斤的泥鰍和150多公斤的黃鱔進行養殖。不久后黃鱔和泥鰍攝食減少,部分黃鱔還表現出尾巴發紅、潰爛的癥狀。這是怎么回事?現在應該怎么治療?
    黃鱔體表發紅,可能是細菌或者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若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出血病,病鱔一般表現為體表、鰓、尾部及腸道等出現病灶,發病后往往拒食、消瘦、紅腫、腐爛等,體表無黏液,一抓就著。治療時每立方米使用1克漂白粉或紅霉素3萬國際單位全池潑灑,也可在飼料中添加磺胺胍或呋喃西林進行治療;若是寄生感染引起的體表發紅,病鱔多消瘦,體表灰暗,甚至有瞎眼的情況出現,治療時可每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25克,連用2~3天,或潑灑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0.8毫克進行殺蟲。
    此外,飼養管理不當也可引起黃鱔昏迷、萎縮等癥狀,應注意池塘的換水以及加強飼料的投喂管理。
    在新建的水泥池中養黃鱔,需對水泥池進行脫堿處理,換水12小時后測試pH值,要求在6~8之間,否則需加水繼續浸泡。脫堿和鋪草完成后,全池按30~50克/立方米潑灑生石灰或1克強氯精進行消毒,第二天按2毫升/立方米使用黃鱔水蟲清進行殺蟲處理。鱔池消毒殺蟲處理后,全池更換新水后即可放苗,鱔苗投放前每立方米水用轉安康5克、黃鱔益碘2毫升浸泡半小時。平均每平方米鱔池投苗1~3公斤。投苗后每立方米水使用黃鱔殺毒先鋒2毫升對水進行潑灑。該讀者投放的黃鱔苗、泥鰍苗密度過大。(周密)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
1、轉載本站原創信息,請注明來源:湖北水產網。
2、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909262828 E-mail:hbs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