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艷李孝松
    心有多大,路就有多寬;心有多寬,路就有多遠。近年來,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特別是檢驗檢疫人的全心呵護下,茂名羅非魚出口披荊斬棘,屢破難關,4年之內出口量和出口總額分別增長了2.6倍和2倍。去年,茂名羅非魚出口7.08萬噸,貨值2.27億美元,出口量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實現了從養殖大市到出口大市的歷史性跨越,“羅非魚之都”的稱謂實至名歸。
    真心助魚走出國門
    茂名,地處粵西,瀕臨南海,水系交錯,氣溫適宜,羅非魚養殖條件得天獨厚。目前,茂名市羅非魚養殖面積達22萬畝左右,年產量約18萬噸,產值超15億元,產量占全省1/3,全國1/6,世界1/12,是全球最大的羅非魚產區。
    魚雖多但出口加工企業少,“養殖-加工”不平衡牽動著檢驗檢疫人的心:為改變這種局面,廣東茂名檢驗檢疫局積極扶持羅非魚加工企業新建投產。該局局長汪豐多次帶領相關部門人員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需求,找準幫扶目標,對癥下藥。全程跟蹤服務,指導企業設計廠區總體規劃,確定加工車間的功能劃分、合理布局,使人流、物流、氣流達到清潔生產要求,避免建成后再整改損失;免費培訓出口管理和質量監測人員,幫助企業建立衛生質量體系并指導企業有效實施,使企業掌握“從養殖場到出口”的全程質量風險分析和管控,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自檢自控能力,全市有13家水產品出口企業獲得國外注冊,羅非魚出口量逐年攀升。
    傾心促魚擴大出口
    心中有牽掛,肩上有擔當。暢通銷路,擴大出口,直接關系到廣大羅非魚養殖戶的切身利益和水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茂名檢驗檢疫人以擴大出口為己任,深入170多家養殖場和10多家水產品加工企業,摸清擴大羅非魚出口瓶頸,聚焦提速增效,對出口各環節進行研究,實施針對性幫扶。
    監管更有效。茂名局創新監管方式,在有效控制風險前提下,將出口羅非魚衛生指標檢測環節前移,根據對企業生產加工環節微生物監測結果確定產品微生物的抽檢頻率和微生物項目,僅此一項工作量減少一半以上,平均縮短2個工作日。若出口目的國或地區無明確要求,則只檢致病性微生物,時間進一步縮短。
    檢測周期更短。隨著水產品出口量增加,傳統監管模式下,實驗室檢驗周期約為10天左右,若樣品積壓,則長達15天以上,再加上批批抽樣全項目檢測,實驗室不堪重負,也影響了通關速度。該局領導多方奔走,幾年來持續籌資1000萬元進行食品實驗室改造,購置儀器設備,充實技術人員,優化檢驗流程,出口羅非魚實現完全自檢,一年為企業節省檢驗費600多萬元。
    檢驗通關更快。通關速度一直是廣大水產加工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如何提速則是茂名檢驗檢疫人不停探索的課題。根據轄區出口羅非魚生產企業情況、產品種類和輸出目的國等因素,利用風險監控、差別化檢測、周期性監管、驗證性檢測等手段,對相關企業進行分類動態管理,督促企業當好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對無明確檢測項目要求的則按照我國相關檢測標準,試行抽批檢驗。此舉使出口低端市場羅非魚產品的檢驗周期平均縮短2~3個工作日。對羅非魚出口提供“綠色通道”,加快環節流轉,從報檢到出具通關單最快可縮至1個工作日。
    受惠企業更多。讓群眾滿意,企業得實惠是檢驗檢疫工作的“標尺”。茂名局認真執行和落實減免出口農產品出入境檢驗檢疫費等惠企政策;及時主動為企業提供國外食品新的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變化信息,指導企業建立相應化解措施,擴大產品出口;積極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充分利用各種優惠原產地證,目前出口市場已擴大至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專心保魚以質取勝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抓食品安全。茂名檢驗檢疫人也一直將食品安全銘記于心,視出口羅非魚質量安全為不可觸碰的紅線,專心抓實。
    從源頭開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抓源頭管理是關鍵。茂名局堅持抓好出口羅非魚備案養殖場管理,目前轄區出口羅非魚備案養殖場110多家,18萬余畝;定期對養殖場環境、水質和產品進行監測,督促出口羅非魚生產企業加強原料預檢,從源頭上保障羅非魚的質量安全。
    全過程監管。在確保質量安全前提下,創新監管模式,加強對羅非魚加工、儲藏、銷售等的全程監控,強化日常監管,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全力保障出口羅非魚質量安全。
    檢測嚴把關。致力于檢測技術提升,一方面指導企業實驗室建設,培訓企檢人員,增強企業自檢自控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檢驗檢疫食品實驗室建設,不斷開拓新檢測方法,通過國家級實驗室認可和資質認定的檢驗項目由原來不足30項增長至現在300多項,從技術上為出口羅非魚產品質量把關。
    心有憧憬,自有繁花盛開。外貿形勢日益復雜、出口水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不斷升級仍擋不住茂名羅非魚走出去的步伐,而檢驗檢疫人將一路用心幫扶,繼續當好忠誠衛士,支持出口羅非魚從“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將國際市場之路走得更寬、更遠。
